伟德国际BETVlCTOR

关于开展2021年伟德国际BETVlCTOR老员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伟德国际BETVlCTOR第一届城乡基层治理调研大赛的通知

发布者:王雅迪发布时间:2021-07-05浏览次数:3496

公管青【202119

各位同学好: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发挥公司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委员工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学院团委决定在2021年继续组织开展公司老员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伟德国际BETVlCTOR第一届城乡基层治理调研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史力行办实事  深入乡村助振兴

 

二、活动时间

20217月至8

 

三、参与对象

伟德国际BETVlCTOR在校生(本科生及研究生皆可参与)

 

四、调研主题说明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更需要保护和激活乡村治理的主体协同能力,增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治理有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保障性要素,在诸因素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的精神,积极引导公司研究生及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发掘乡村治理的传统和资源,将城乡基层治理的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上升,为建立健全我国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我国基层治理能力献智献策。公司特举办“第一届城乡基层治理调研大赛”。同学们可在2021年暑假期间积极参与社会调研,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开展,扎实推进,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积极撰写调研报告。

本届调研比赛以实践服务乡村振兴调研推进基层治理为主题,鼓励参赛者围绕城乡基层治理展开相关调研,走出校园,走向实践,参赛队伍可与研究生导师、本科生导师及其他有意愿导师商议后自行选题或自主命题,本次调研主题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吴彦、刘建林、朱生伟)

2)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刘建林)

3)农村社会风险调查(方敏)

4)重大动物疫情风险防控(方敏)

5)城乡社区突发事件防控(胡武贤)

6)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王锦花)

7)乡村振兴资金绩效(王锦花)

8)涉农财政政策与财政资金(段静)

9)乡村治理法治化(宋丽娟)

10)潮汕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经验(郑浩生)

11)宗族关系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或农地流转/旧村改造)的影响(李景刚)

12)认知错觉对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留用地安置方案)接受意愿的影响(李景刚)

13)风险偏好对宅基地确权和有偿流转/旧村改造的影响(李景刚)

14)城中村改造前后村民福利变化(望晓东)

15)土地流转与非粮化(刘光盛)

16)耕地撂荒(刘光盛)

17)宅基地闲置资源(李灿)

18)乡镇(农村)民营企业的经营与用地状况(王红梅)

19)城乡融合(吴顺辉)

20)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高云华)

21)旧村改造的社会稳定风险治理(刘卓君)

2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研究(刘卓君)

23)农村宅基地退出研究(高艳梅)

 

五、总体原则

1.将实地实践观察与深化思想认识相结合,突出活动导向性。坚持从思想政治引领出发设计开展活动,在形式内容上力求深入深刻、避免浮于表面,在效果导向上力求触动思想、避免走马观花,同时将活动开展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引导和帮助青年员工在实践中形成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识。

2.将统一组织实施与立足实际开展相结合,增强活动实效性。今年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公司“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将长期聚焦于乡村振兴,各学院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立足实际,紧扣主题,加强组织,创新形式,增强实效,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实效明显、影响面广的社会实践项目。

3.将工作开展与疫情防控相结合,确保活动安全性。以保证师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鼓励员工在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不组织跨省域员工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前和过程中,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形势动态调整;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

 

六、参与形式

今年以团队方式参与,采取线上为主,线下结合形式。原则上每个团队不得超过10人,非强制但积极发动博士生作为骨干组成博士团。为充分发挥员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申报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包含不少于1名党员。

开展线下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员,原则上须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据上级通知,采用分散开展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可围绕同一主题同一方案在各自家乡(居住地)开展相关调研或实践,最后合作产出具有较高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实践成果。员工不得离开家乡(居住地)所在地市开展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之间不得线下聚集开展活动。

七、立项流程

团队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3)和安全责任书(附件4)后,提交至队长所在学院进行审核。各学院要认真履行立项审核和项目管理的职责,及时公示拟通过立项的项目名单,并于7924点前将《立项项目汇总表》(附件5)发至院团委邮箱scauggtwsxx@163.com,压缩文件夹命名为“队伍名字+调研题目”。校团委复核后将统一公布立项名单。没有获得立项的团队不得开展本年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八、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每个团队应配备1名行政干部担任领队,1名以上专业对口、责任心强的在职在编指导老师,且老师必须通过电话或见面等方式联系学院,确认自己可以全程跟队指导。

2.确保师生安全。本学院密切关注实践目的地疫情,要求队伍不得前往疫情封闭、封控区域(含中高风险地区),配合员工居住地和目的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必须在确保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时排查影响安全的因素和苗头,通过不同形式,强调组织纪律,要为全体队员购买人身保险。活动期间,员工需注意交通、人身和财产安全,提升自我防护能力,禁止饮酒、单独行动等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学院已建立安全报备制度,要求队伍在实践期间做到每天报备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上报校团委。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如遇极端天气等影响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应及时终止活动,务必确保队员人身安全。学院收集信息后为师生统一购买人身保险,并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原则上各团队不得通过与商家或校外单位合作的方式获取资金支持。

3.及时总结宣传。活动中期,本学院会总结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个人及团队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典型,扩大影响,且原则上院团委公众号对每个立项项目都进行一次宣传报道。活动结束后,本学院及时指导各团队做好项目总结工作,学校将于9月份进行评选表彰。

 

九、其他说明

1.所有队伍需遵守立项规则,违反者将被免去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

2.主办方、承办方对赛程赛制、奖项设置和本次比赛所涉及的任何规则保留所有解释权。

3.同学们可关注公众号华农公管团委(微信IDhnggtw)了解最新消息,请勿轻易相信其余渠道发布的信息。

 

联系人:白天予 13580615548

    林 枫 19865045835


附件1-5.zip




共青团伟德国际BETVlCTOR委员会

202175